借阅:4 收藏:0

  • 上古史古代史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一部夏商周启示录
    许宏作序;罗新+许纪霖+刘苏里+杨斌一致推荐
    许宏:“这书读起来就让你放不下,最后,我要用‘震撼’二字来形容自己的感觉和心情了。”
    ★界碑: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
    本书带有界碑性质,作者攀爬到了该研究领域的顶端,还将是同类研究和写作绕不过去的作 品。
    同时,它还设立了一个出发点:凡对古典中国思想、信仰、伦理、风俗,以及政治、制度有兴趣的研究者或普通读者,可以先从这本书开始你的探索。
    该部作品还是过往几十年社会承平和财富积累的结晶,让我们在再次进入幽暗的历史通道前,一窥我们这群人何以如此,何以至今。它将予我们鼓励,认识自己,直面未来。
    ——刘苏里 万圣书园创办人
    ★数学家的逻辑,文学家的想象
    一部好的历史著作,不仅要数学家的逻辑,还要文学家的想象。由此观之,李硕的《翦商》,宏大处堂堂正正,细微处绵绵实实:详述了人祭现象在早期华夏文明的出现和消失,以及为什么“武王克商”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政权更替,更是华夏文明形成史上的里程碑式的革命。
    因此,我愿意以“商周变革”来归纳李硕的洞见:对于华夏文明而言,这场变革比两千年后的唐宋变革的意义更深、更远!
    ——杨斌 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员,《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作者
    ★用考古成果读懂玄奥文献,重构武王伐纣的历史认知
    在传统的上古历史叙述中,商周易代的面目是模糊的。对于背后的细节,我们知之甚少。纣王“无道”的表现有哪些?商朝王室的贵族生活是怎样的?商朝人究竟是什么人?他们的日常生活与祭祀之间有何秘密?本书运用大量现代考古发掘的成果,对应甲骨文卜辞及《易经》卦象,将费解的言辞重新释义,为读者揭开了华夏上古历史中重要的一页。
    王国维之后,商周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而李硕则把这一重要性,形象生动地描画了出来。
    ——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再现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
    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沿袭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杀人献祭的风俗,并在商朝登峰造极。周文王因受商纣王怀疑而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长子伯邑考也被纣王献祭。此后,文王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并记录了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本书从人祭开始,讲述了商朝的祭祀与战争为何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以及殷周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发掘上古时代的人文精神,追忆华夏文明的启蒙熹光
    向起源回溯,商周易代正是华夏新生的起点。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朝代更迭。周朝所开启的礼乐文明,取代了商朝的鬼神文化;周公和孔子的人本主义,战胜了武丁与纣王的“宗教神秘主义”,为中国人的信仰奠定了基石。
    ★青年历史学家、《南北战争三百年》作者李硕重磅新作
    李硕著有《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等有影响力的历史著作;本书则深入上古史,用鲜活的叙述,深入探索了商人与周人的民族起源、信仰习俗、战争军事与日常生活,将故纸堆与遗址变成了生动的情节故事,用史料赋神话中的人物(姜太公、周文王、商纣王……)以血肉。
    【内容简介】
    “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周族僻处西部,本没有人祭传统,但他们曾投靠商朝,为商朝捕猎用于献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纣王怀疑,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最后,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被纣王献祭。文王学习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术,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记录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周公的这些举措,开创了新的华夏文明。五百年后,孔子编辑儒家“六经”,系统整理周公的理论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学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概而言之,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豆瓣作者简介:

    李硕,青年历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和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历史地理研究。
    著有《南北战争三百年》《孔子大历史》《楼船铁马刘寄奴:南北朝启幕战史》等,在《学术月刊》《历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代 序:我们陌生的形象 / 许宏
    引 子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升级
    第二章 大禹治水真相 :稻与龙
    第三章 二里头 :青铜铸造王权
    第四章 异族占领二里头
    第五章 商族来源之谜
    第六章 早商 :仓城奇观
    第七章 人祭繁荣与宗教改革运动
    第八章 武德沦丧南土 :盘龙城
    第九章 3300 年前的军营 :台西
    第十章 殷都王室的人祭
    第十一章 商人的思维与国家
    第十二章 王后的社交圈
    第十三章 大学与王子
    第十四章 西土拉锯战 :老牛坡
    第十五章 周族的起源史诗与考古
    第十六章 成为商朝爪牙 :去周原
    第十七章 周文王地窖里的秘密
    第十八章 《易经》里的猎俘与献俘
    第十九章 羑里牢狱记忆
    第二十章 翦商与《易经》的世界观
    第二十一章 殷都民间的人祭
    第二十二章 纣王的东南战争
    第二十三章 姜太公与周方伯
    第二十四章 西土之人
    第二十五章 牧野鹰扬
    第二十六章 周公新时代
    第二十七章 诸神远去之后
    尾声 :周公到孔子
    后 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563323 K210.3/4011 1563323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733942 K210.3/4011 1733942 本馆借出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733941 K210.3/4011 1733941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四层样本图书阅览区 12000001563322 K210.3/4011 1563322 在架库本
    A 考古文博学院 92300100016016 K210.3/4011 92300100016016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