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的问题感 /朱浒著
ISBN/ISSN::978-7-201-17722-9
出版: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1
载体形态:[15], 414页 go24cm
附注: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编号19XNLG03)
简介:本书是一部关注历史学方法论的作品集,共收入二十一篇文章,围绕“灾害史”“经济史”和“学术史”三个领域展开。其中,灾害史领域分为“灾害史研究的路数”和“从灾害史看地方性”两个主题,经济史领域分为“经济社会史的取向”和“经济史范式的反思”两个主题,学术史领域分为“美国中国史的系谱”和“清史研究的学术史”两个主题。
其他题名:历史研究的问题感
中图分类号:K061-53
责任者:朱浒 著
豆瓣内容简介:
知名历史学家朱浒教授,剖析自身二十余篇论文的得失,解读如何理解学术规范,提高治学水平。(论文集,各篇名详见目录)
豆瓣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史所所长。兼任《清史研究》《河北学刊》《历史评论》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灾荒史、社会经济史、晚清史。代表作为《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洋务与赈务:盛宣怀的晚清四十年》,另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一、灾害史研究的路数
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述评
食为民天——清代备荒仓储的政策演变与结构转换
李文海先生与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
中国灾害史研究的历程、取向与走向
二、从灾害史看地方性
整体性话语与地方性实践——中国红十字会起源的双重历史脉络
江南人在华北——从晚清义赈的兴起看地方史路径的空间局限
跨地方的地方性实践——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
“丁戊奇荒”对江南的冲击及地方社会之反应——兼论光绪二年江南士绅苏北赈灾行动的性质
三、经济与社会的交融
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晚清义赈与中国近代彩票的起源
从赈捐报效到义赈基金——轮船招商局十万两赈灾款项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
经元善——从旧式商人到新兴绅商的新陈代谢之路
四、经济史范式的反思
如何超越内发与外缘之争?——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进程的实践逻辑探析
《中国国债史》是一部经济史著作吗?——中国经济史学科发端问题再考察
二十世纪以来清代经济史研究的范式演变及其前景
五、美国中国史的系谱
盛世中的幽灵——评读《叫魂》
“范式危机”凸显的认识误区——对柯文式“中国中心观”的实践性反思
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后东方学”幽灵
六、清史研究的学术史
论晚清史研究的“深翻”
新修《清史》、清史工程与清史研究所
时代变革与清史研究的成长契机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