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电影 /(法) 克里斯蒂安·麦茨著 = Imaginary signifier :psychoanalysis and the cinema /Christian Metz go王志敏, 赵斌译
ISBN/ISSN::978-7-301-31169-1
出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载体形态:419页 go23cm
简介:本书由四部分组成,是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理论集,他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原理和模式为依据,结合电影符号学,全面解释了电影机制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是第二符号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代表作。他的电影符号学已被公认达到了世界电影理论的颠峰。
并列题名:Imaginary signifier :psychoanalysis and the cinema
其他题名:精神分析与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05 J905.1
责任者:梅斯 ((Metz, Christian),) (1931-1993) 著 王志敏 译 赵斌 译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是电影第二符号学的杰作,也是整个电影理论史中极具科学分量的伟大作品。
它致力于研究电影这种没有词语清单的语言,其方法融合了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理论,将两者以眼花缭乱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书名中的“想象”一词与“能指”一词的结合,清晰地宣告了著作所遵循的两种方法论,同时,“想象的能指”这一概念也精准地描述了电影的媒介本性。
与意识形态电影理论不同,本书更注重揭示潜伏于普遍语言表意活动背后的无意识机制。
它在电影组合段落研究之后,拉开了有关电影修辞研究的大幕。它把修辞学冷静地推回到普通语言的范畴,修辞与其他语言活动(如叙事)一样,可以不以语词为单位,而是在更抽象的层次上遵循着一般表意机制的所有规律。
豆瓣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
1931年生于法国, 1971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他是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的得意门生,先后在巴黎大学和巴黎三大影视研究所任教。
麦茨电影符号学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它把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最大限度和相当卓越地运用于电影理论研究之中,完成了“电影是一种语言”的最终论证。
目录:
英文版前言
中文版(初版)序言
中文版(再版)序言
第一部分 想象的能指
第一章 电影及电影理论中的想象界和“好的对象”
第二章 研究者的想象界
第三章 认同、镜子
第四章 感知的热情
第五章 否认、恋物癖
第二部分 故事与话语:两种窥淫癖
第三部分 虚构影片及其观众:一种元心理学研究
第六章 电影与梦:关于主体的知识
第七章 电影与梦:知觉与幻觉
第八章 电影与梦:二次化程度
第九章 电影与幻想
第十章 电影的意向
第四部分 隐喻与换喻,或想象界的参照物
第十一章 “原发”辞格、“二次化”辞格
第十二章 “小规模”的辞格、“大规模”的辞格
第十三章 修辞学和语言学:雅格布逊的贡献
第十四章 参照的与话语的
第十五章 隐喻 / 换喻:非对称的对称性
第十六章 修辞格与替换
第十七章 词语的问题
第十八章 力量与意义
第十九章 凝缩
第二十章 从“梦的工作”到“原发过程”
第二十一章 “审查”:阻隔或偏离
第二十二章 移置
第二十三章 影片中的交织和交叉: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的叠化
第二十四章 能指的凝缩和移置
第二十五章 关于治疗文本的聚合与组合
全书词语索引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馆员代借 |
A | 四层样本图书阅览区 | 12000001569090 | J90-05/5044 | 1569090 | 在架库本 | |
A | 三层艺术图书流通区 | 12000001569091 | J90-05/5044 | 1569091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