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4 收藏:0

/Y. 内拉哈里著 = Game theory and mechanism design /Y. Narahari go曹乾译

ISBN/ISSN::978-7-300-24209-5

出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载体形态:425页 :图 go26cm

丛编:经济科学译丛

附注:“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简介:首先, 本书主要针对工程科学领域的读者, 同时也强调基于应用的计算机科学。其次, 本书纳入了机制设计板块, 而大多数教材着重介绍博弈论。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非合作博弈论 (第2-13章)、 机制设计 (第14-24章)、合作博弈论 (第25-31章)。另外, 下列三章相对独立: 第1章是导论, 第32章是结束语, 第33章给出了数学知识准备。每一章都以动机和中心思想开篇, 以小结和参考文献收尾。每一章的小结主要列举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参考文献主要用于指引读者进一步考察。每章结尾处都给出了一组习题, 其中个别题目是编程题。

统一题名:Game theory and mechanism design

中图分类号:F224.32

责任者:内拉哈里 ((Narahari, Y.)) 著 曹乾 译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博弈论与机制设计的讨论,在逻辑体系上由浅入深,先从博弈论的基础知识展开,进一步一般化到一般的机制设计,能够把学生一步步带入到最前沿的理论研究领域。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博弈论的不同表示形式,均衡解的概念,纳什均衡存在性,贝叶斯博弈;机制设计的基本思想,拍卖,最优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专题。
    博弈论已涉足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学科的很多新兴应用领域。 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博弈论的优秀教材,但将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以及机制设计同时呈现的教材并不多见,而这正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首先,本书主要针对工程科学领域的读者,同时也强调基于应用的计算机科学。其次,本书纳入了机制设计板块,而大多数教材着重介绍博弈论。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非合作博弈论 (第2~13章)、 机制设计 (第14~24章)、 合作博弈论 (第25~31章)。另外,下列三章相对独立:第1章是导论,第32章是结束语,第33章给出了数学知识准备。每一章都以动机和中心思想开篇,以小结和参考文献收尾。每一章的小结主要列举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参考文献主要用于指引读者进一步考察。每章结尾处都给出了一组习题,其中个别题目是编程题。

    豆瓣作者简介:

    Y.内拉哈里(Narahari)目前任教于印度科技学院计算机与自动化系。近十年来,他的研究重点是计算机科学与微观经济交叉领域的问题。他尤其关注博弈论和机制设计在拍卖、电子商务、多智能体系统以及社会网络中的应用。在这些领域以及其他领域,内拉哈里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他的很多学生获得过最佳博士(硕士)论文奖。 他是专著《网络经济学中的博弈论问题与机制设计解》(Game Theoretic Problems in Network Economics and Mechanism Design Solutions, Springer,London,2009)的**作者。他也是《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绩效模拟》(Performance Modeling of Automa- 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Prentice Hall, USA,1992)这本广受好评的著作的共同作者。Y.内拉哈里的工作得到了很多学会的认可,也获得了多项科研基金赞助。

    目录:

    第1章 引言与概览
    1 1.1 博弈论:策略互动科学
    1 1.2 当前趋势和现代应用 6
    1.3 本书结构 11
    第1部分 非合作博弈论
    第2章 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 17
    2.1 策略型博弈 17
    2.2 偏好 18
    2.3 效用 19
    2.4 理性 19
    2.5 智能 21
    2.6 博弈分类 23
    2.7 小结与参考文献 24
    第3章 展开型博弈 27
    3.1 例子 27
    3.2 展开型博弈:定义 29
    3.3 将展开型博弈转换为策略型博弈 32
    3.4 小结与参考文献 34
    3.5 习题 35
    第4章 策略型博弈 37
    4.1 基本知识 37
    4.2 同时行动情形下的硬币配对 38
    4.3 石头剪刀布 39
    4.4 BOS博弈 39
    4.5 协作博弈 40
    4.6 囚徒困境博弈 40
    4.7 公司两难博弈 41
    4.8 公司两难博弈:非对称版本 42
    4.9 双寡头定价博弈 42
    4.10 公地悲剧 43
    4.11 带宽共享博弈 43
    4.12 密封拍卖 44
    4.13 庇古网络博弈 44
    4.14 布雷斯悖论博弈 46
    4.15 小结与参考文献 47
    4.16 习题 49
    第5章 优势策略均衡 50
    5.1 强优(劣)势 50
    5.2 弱优(劣)势 51
    5.3 极弱优(劣)势 52
    5.4 优势策略均衡的例子 52
    5.5 小结与参考文献 55
    5.6 习题 56
    第6章 纯策略纳什均衡 57
    6.1 纳什均衡概念 57
    6.2 纯策略纳什均衡的例子 60
    6.3 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的博弈 63
    6.4 纳什均衡的解释 65
    6.5 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情形 67
    6.6 最大最小值和最小最大值 68
    6.7 展开型博弈的均衡 71
    6.8 小结与参考文献 73
    6.9 习题 75
    第7章 混合策略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79
    7.1 混合策略 79
    7.2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81
    7.3 混合策略的性质 82
    7.4 策略组成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必要充分条件 84
    7.5 混合策略中的最大最小值与最小最大值 89
    7.6 混合策略中的优(劣)势 90
    7.7 小结与参考文献 93
    7.8 习题 95
    第8章 效用理论 99
    8.1 为何需要效用理论 99
    8.2 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理论公理 101
    8.3 冯•诺依曼-摩根斯坦定理 104
    8.4 仿射变换 106
    8.5 计算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 107
    8.6 参与人的风险态度 108
    8.7 小结与参考文献 110
    8.8 习题 111
    第9章 矩阵博弈 112
    9.1 矩阵博弈的例子 113
    9.2 矩阵博弈中的纯策略 114
    9.3 鞍点与纯策略纳什均衡 115
    9.4 矩阵博弈中的混合策略 117
    9.5 最小最大定理 122
    9.6 小结与参考文献 124
    9.7 习题 125
    第10章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 128
    10.1 对应以及不动点定理 129
    10.2 纳什均衡是不动点 130
    10.3 纯策略纳什均衡存在性的充分条件 131
    10.4 纳什定理 133 10.5 施佩纳引理 134
    10.6 从施佩纳引理到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 138
    10.7 使用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证明纳什定理 141
    10.8 无限博弈的纳什均衡存在性 143
    10.9 小结与参考文献 144
    10.10 习题 145
    第11章 纳什均衡的计算 147
    11.1 支撑与纳什均衡 147
    11.2 有限策略型博弈纳什均衡的一般算法 148
    11.3 计算纳什均衡:一个例子 150
    11.4 小结与参考文献 154
    11.5 习题 156
    第12章 纳什均衡计算的复杂性 158
    12.1 纳什问题与布劳威尔问题 158
    12.2 PPAD类 159
    12.3 纳什问题是PPAD-complete问题 161
    12.4 一些观察 162
    12.5 小结与参考文献 163
    第13章 贝叶斯博弈 165
    13.1 伴随不完全信息的博弈 165
    13.2 贝叶斯博弈的例子 168
    13.3 类型代理表示法与泽尔腾博弈 169
    13.4 贝叶斯纳什均衡 172
    13.5 优势策略均衡 173
    13.6 小结与参考文献 175
    13.7 习题 175
    第2部分 机制设计
    第14章 机制设计导论 179
    14.1 机制设计:常见例子与历史 179
    14.2 机制设计环境 183
    14.3 直接机制与间接机制 185
    14.4 社会选择函数的例子 186
    14.5 小结与参考文献 192
    14.6 习题 193
    第15章 通过机制实施社会选择函数 194
    15.1 通过直接机制实施社会选择函数 194
    15.2 通过间接机制实施社会选择函数 198
    15.3 机制诱导出的贝叶斯博弈 201
    15.4 通过机制实施社会选择函数 202
    15.5 小结与参考文献 204
    15.6 习题 205
    第16章 激励相容与显示原理 206
    16.1 激励相容 206
    16.2 优势策略均衡的显示原理 208
    16.3 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显示原理 209
    16.4 社会选择函数的性质 210
    16.5 小结与参考文献 212
    16.6 习题 213
    第17章 吉伯德-萨特思韦特不可能性定理 216
    17.1 引言 216
    17.2 吉伯德-萨特思韦特定理 218
    17.3 吉伯德-萨特思韦特定理 221
    17.4 阿罗不可能定理 225
    17.5 小结与参考文献 229
    第18章 维克瑞-克拉克-格罗夫斯机制 231
    18.1 拟线性环境 231
    18.2 格罗夫斯机制 237
    18.3 克拉克机制(关键人机制) 240
    18.4 VCG机制的例子 240
    18.5 小结与参考文献 244
    18.6 习题 245
    第19章 拟线性环境中的机制设计空间 247
    19.1 格罗夫斯机制与严格预算平衡 247
    19.2 克拉克机制与弱预算平衡 248
    19.3 个体理性 250
    19.4 VCG机制与个体理性 251
    19.5 dAGVA机制 253
    19.6 拟线性环境中的机制设计空间 257
    19.7 线性环境 258
    19.8 小结与参考文献 259
    19.9 习题 260
    第20章 拍卖 262
    20.1 拍卖类型与合意性质 262
    20.2 经典机制:一件不可分割的商品的拍卖 264
    20.3 第一价格密封拍卖和第二价格密封拍卖的收入等价性 266
    20.4 收入等价定理 268
    20.5 组合拍卖 271
    20.6 小结与参考文献 273
    20.7 习题 274
    第21章 最优机制与迈尔森拍卖 276
    21.1 最优机制 276
    21.2 迈尔森最优拍卖 277
    21.3 有效率的最优拍卖 282
    21.4 小结与参考文献 283
    21.5 习题 284
    第22章 赞助搜索拍卖的机制设计 285
    22.1 赞助搜索拍卖 285
    22.2 作为机制设计问题的赞助搜索拍卖 286
    22.3 广义第一价格(GFP)机制 289
    22.4 广义第二价格(GSP)机制 289
    22.5 维克瑞克拉克格罗夫斯(VCG)机制 290
    22.6 最优(OPT)机制 292
    22.7 小结与参考文献 298
    22.8 习题 299
    第23章 在事后纳什均衡中实施社会选择函数 300
    23.1 社会选择函数的实施:多个均衡的情形 300
    23.2 在纳什均衡中实施社会选择函数 301
    23.3 社会选择函数的可实施性:完全信息环境 304
    23.4 小结与参考文献 306
    第24章 机制设计的其他议题 308
    24.1 优势策略激励相容的特征 308
    24.2 BIC规则的优势策略实施 309
    24.3 相互依赖的价值 309
    24.4 其他形式的实施 310
    24.5 当前重要议题 310
    24.6 机制设计中的计算议题 311
    24.7 小结与参考文献 311
    第3部分 合作博弈论
    第25章 相关策略与相关均衡 317
    25.1 伴随合同的博弈 318
    25.2 相关策略 319
    25.3 伴随沟通的博弈 322
    25.4 相关均衡 325
    25.5 小结与参考文献 327
    25.6 习题 328
    第26章 两人议价问题 331
    26.1 纳什规划 331
    26.2 两人议价问题 332
    26.3 纳什公理 334
    26.4 纳什议价解 336
    26.5 纳什议价定理的证明 338
    26.6 平等主义解和效用主义解 342
    26.7 小结与参考文献 344
    26.8 习题 345
    第27章 伴随可转移效用的联盟博弈 347
    27.1 多人合作博弈 347
    27.2 伴随可转移效用的博弈 350
    27.3 伴随特殊结构的TU博弈 354
    27.4 成本博弈 358
    27.5 小结与参考文献 358
    27.6 习题 359
    第28章 联盟博弈的核 361
    28.1 核:定义与例子 361
    28.2 博弈何时有非空的核 366
    28.3 凸博弈的核 369
    28.4 成本博弈的核 370
    28.5 小结与参考文献 370
    28.6 习题 372
    第29章 夏普利值 374
    29.1 夏普利公理 375
    29.2 夏普利定理与例子 377
    29.3 夏普利定理的证明 380
    29.4 夏普利值的其他发展方法 383
    29.5 凸博弈的夏普利值 384
    29.6 夏普利舒比克权力指数 385
    29.7 班茨哈夫指数 386
    29.8 小结与参考文献 387
    29.9 习题 388
    第30章 合作博弈论中的其他解概念 391
    30.1 稳定集 391
    30.2 议价集 393
    30.3 内核 396
    30.4 核仁 397
    30.5 盖特利点 398
    30.6 小结与参考文献 399
    30.7 习题 401
    第31章 稳定匹配 402
    31.1 匹配问题 402
    31.2 匹配算法 403
    31.3 市场匹配 407
    31.4 小结与参考文献 408
    31.5 习题 408
    第32章 结束语 410
    32.1 本书目的 410
    32.2 进一步探索 411
    32.3 小结与参考文献 412
    第33章 数学知识准备 414
    33.1 概率论 414
    33.2 线性代数 416 3
    3.3 线性规划与对偶 417
    33.4 数学分析 419
    33.5 计算复杂类 422
    33.6 小结与参考文献 424
    索引 426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399894 F224.32/4566 1399894 本馆借出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399895 F224.32/4566 1399895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四层样本图书阅览区 12000001399893 F224.32/4566 1399893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