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9 收藏:0

/朱子彦著

ISBN/ISSN::978-7-5473-0989-6

出版: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16

载体形态:593页 go21cm

简介: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朋党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专著, 剖析重要朝代的重要党争, 把握不同朝代党争的特征、特质, 力图凸现中国古代朋党政治发展的脉络和全貌。它按照历史顺序, 以朋党发展演变为经, 以人物、事件、活动、思想为纬, 在叙说中注重人与制度的互动依存关系及其交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D691.74

责任者:朱子彦, (1948-)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朋党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剖析重要朝代的重要党争,把握不同朝代党争的特征、特质,力图凸现中国古代朋党政治发展的脉络和全貌。它按照历史顺序,以朋党发展演变为经,以人物、事件、活动、思想为纬,在叙说中注重人与制度的互动依存关系及其交互影响。因而既有学术性,又有较高的可读性。是目前专门研究和完整记述中国朋党的集大成作品,也是一部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简明易懂的概论性学术专题史读物。

    豆瓣作者简介:

    朱子彦,1948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湖州。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已出版相关著作《朋党政治研究》、《中国皇帝制度》、《汉魏禅代与三国政治》、《帝国九重天:中国后宫制度变迁》、《皇权的异化:垂帘听政制度》等。

    目录:

    前言
    导言 朋党的界定和主要特征
    一 何谓朋党
    二 各类朋党素描
    三 血缘和地缘——群体结合的凝聚力
    四 南北士大夫集团的对峙与抗衡
    五 结党贪污,败坏吏治
    六 “朋党兴,人心国是如乱丝之不可理”
    第一章 从萌芽到成形
    一 朋党的滥觞与形成
    二 卿族集团的人身依附关系
    三 先秦诸子论朋党
    第二章 东汉党锢之祸与清议运动
    一 东汉选官制度
    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党争:党锢之祸
    三 东汉末年的清议运动——月旦评
    第三章汉魏晋鼎革与三国党争
    一 汝颍卿相与谯沛将帅
    二 孙吴的地域集团与立嗣之争
    三 孟达反覆与诸葛亮北伐之失
    ——兼论蜀汉政权内两大政治集团的斗争
    第四章 两晋党争与士族势力的盛衰
    一 晋武帝与西晋王朝的党争
    二 世家大族与门阀政治
    三 个案研究:桓氏集团之兴亡
    第五章 唐代朋党面面观
    一 宰相与朋党
    二 皇权与相权之争——以废王立武事件为中心
    三 唐代科举制和牛李党争
    四 李商隐——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第六章 宋人朋党观与北宋的新旧党争
    一 君子有党论
    二 庆历新政与庆历党争
    三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探析
    四 元祐更化和新旧党争的异化
    第七章 胡蓝党案与明人论朋党
    一 明代君主专制与胡蓝党案
    二 明人论朋党
    第八章 明朝中枢机构的党争
    一 明代的内阁与党争
    二 以卑临尊:明代的科道官与党争
    第九章 明清之际的“小东林”——复社
    一 复社成员与复社组织
    二 复社与晚明科举
    三 复社的政治活动
    四 复社的结局
    第十章 禁而不绝的清代党争
    一 《御制朋党论》
    二 官吏回避制度与制约宦官
    三 康熙雍正朝的朋党案
    四 帝党与后党的斗争
    主要参考文献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一层密集库A-1 12000001344632 D691.74/2510 1344632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一层密集库A-1 12000001344633 D691.74/2510 1344633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四层样本图书阅览区 12000001344631 D691.74/2510 1344631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