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3 收藏:0

Chen wei and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ansty /吴从祥著

ISBN/ISSN::978-7-5161-5690-2

出版: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载体形态:362页 go24cm

附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简介:本书获2013年上半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全书由绪论、主体内容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第一章对汉代谶纬的界定、内涵以及发展演变等作了概说。第二章分别从习纬风尚、思想意识和心态三个方面论述了谶纬对汉代文人的影响。第三章从文本层面、创作思维、创作心理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谶纬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从经典观、诗学观和乐论等三个方面对谶纬文艺思想作了深入的论述。第五章主要对汉代纬书中保存的诗歌、谣谚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并对谶纬对汉代七言诗演进的影响作了细致深入的考察。第六章分别就谶纬对汉赋渗透的过程、谶纬对东汉京都赋书写的影响以及谶纬对汉代咏物赋发展的影响等作了深入的考察。第七章分别就谶纬对汉代三大类型散文史传散文、政论文和诸子散文的影响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第八章主要对学者较少关注的大禹神话和河图洛书神话作了详细考察。结语就谶纬对汉代文学的影响作了简要精炼的概说。

并列题名:Chen wei and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中图分类号:B992.9 I206.2

责任者:吴从祥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全书由绪论、主体内容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第一章对汉代谶纬的界定、内涵以及发展演变等作了概说。第二章分别从习纬风尚、思想意识和心态三个方面论述了谶纬对汉代文人的影响。第三章从文本层面、创作思维、创作心理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谶纬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从经典观、诗学观和乐论等三个方面对谶纬文艺思想作了深入的论述。 第五章主要对汉代纬书中保存的诗歌、谣谚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对谶纬对汉代七言诗演进的影响作了细致深入的考察。第六章分别就谶纬对汉赋渗透的过程、谶纬对东汉京都赋书写的影响以及谶纬对汉代咏物赋发展的影响等作了深入的考察。第七章分别就谶纬对汉代三大类型散文史传散文、政论文和诸子散文的影响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第八章主要对学者较少关注的大禹神话和河图洛书神话作了详细考察。结语就谶纬对汉代文学的影响作了简要精炼的概说。

    豆瓣作者简介:

    吴从祥,男,1973年出生,江西九江市人,山东大学文学博士(2003—2006),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2008—2010),现任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经学史、越文化等研究。

    目录:

    绪论
    一 本书研究的时代背景
    二 本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 本书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四 对于相关问题的一些说明
    上编 基础篇
    第一章 谶纬概说
    第一节 谶纬的界定及其内容
    一 谶纬的界定
    二 谶纬之内容
    第二节 谶纬的发展、演变与传播
    一 西汉时期谶纬之产生与发展
    二 东汉初纬书文献的定型及其影响
    三 东汉后期谶纬之衰微
    四 谶纬的传播
    第二章 谶纬与汉代文人
    第一节 汉代文人习纬风尚
    第二节 谶纬与汉代文人思想意识
    第三节 谶纬与汉代文人心态
    一 守道与依世两难的仕进心态
    二 在王道理想与现实政治之间摆移的政治心态.
    三 反对与利用相矛盾的经学心态
    第三章 谶纬与汉代文学创作
    第一节 谶纬与汉代文学发展之关系
    第二节 从文本层面看谶纬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从思维角度看谶纬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 纬书政治神话思维
    二 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
    三 由此及彼的比附思维
    四 由微知著的类推思维
    第四节 从创作心理角度看谶纬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 谶纬文艺观
    第一节 谶纬经典观
    第二节 谶纬诗学观
    第三节 谶纬乐论
    下编 分论篇
    第五章 谶纬与汉代诗歌
    第一节 纬书中的诗歌与谣谚
    第二节 谶纬与汉代七言诗的演进
    一 关于七言诗起源的各种说法
    二 从七言歌谣到文人七言诗
    三 纬书中的七言韵文
    四 东汉士人对谶纬的接受
    五 纬书七言与汉代文人七言诗
    六 谶纬与汉代文人七言诗之发展
    第六章 谶纬与汉代辞赋
    第一节 谶纬对汉赋的渗透
    第二节 谶纬与京都赋书写
    一 谶纬与京都赋的兴起
    二 谶纬与圣王书写
    三 谶纬与宫殿书写
    第三节 谶纬与咏物赋的演变
    一 咏祥瑞颂盛世
    二 从比附到比拟
    三 从以瑞颂世到以物表情
    第七章 谶纬与汉代散文
    第一节 谶纬与史传散文
    一 班氏父子谶纬学
    二 班氏父子史学思想.
    三 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
    四 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五 文本叙述层面的影响
    六 谶纬与《东观汉记》
    第二节 谶纬与政论文
    一 宣扬王命
    二 论说的依据
    三 繁缛幽丽的风格
    第三节 谶纬与诸子散文
    一 《论衡》引用和化用纬书
    二 对待谶言与《河图》的态度.
    三 对圣王政治神话的看法
    四 对天人感应思想的批判
    五 谶纬与《潜夫论》
    第八章 谶纬与汉代神话
    第一节 纬书中的大禹政治神话
    第二节 纬书中的河图洛书神话
    第三节 纬书中的地理神话
    一 昆仑神话
    二 九州神话
    三 异域神话
    第九章 谶纬与汉代小说
    第一节 纬书中的小说
    一 汉代“小说”观
    二 纬书中的地理博物小说
    三 纬书中的志人小说
    第二节 谶纬与汉代小说
    第三节 从谶纬看《海内十洲记》成书
    结语
    一 谶纬对汉代文人的影响
    二 谶纬对汉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三 谶纬文艺观的价值及其影响
    四 谶纬对汉代各类文体的影响
    五 文学对谶纬的影响
    附录一 秦汉谶纬大事记
    附录二 两汉通纬学者一览表
    附录三 谶纬文学评论选辑
    主要参考文献
    本课题相关研究成果
    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一层密集库B-1 12000001308088 B992.9/6083 1308088 在架库本
    A 科图2015 12000001308090 B992.9/6083 1308090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科图2015 12000001308089 B992.9/6083 1308089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