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杨红伟著

ISBN/ISSN::978-7-04-038938-8

出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载体形态:309页, [2] 叶图版 :摹真 go26cm

并列题名:Power mechanisms of the tibetan-inhabited area of xunhuating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中图分类号:D691.72

责任者:杨红伟, (1975-)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部落权力、宗教权力、国家权力三种权力构成了清朝循化厅藏族聚居区社会的权力框架。部落权力是权力结构的基础,也是其他两种权力在地方社会发挥作用的前提;宗教权力上升为魅力型权威,虽然不得不仰仗清政府以获得国家秩序内的合法性,但亦是其实现在本地区统治不可或缺的依赖;清朝的绝对国家权威在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并不占据核心地位,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强制力。这种特殊的权力机制,既与不同权力的资源基础有关,更取决于它们制造合法性知识的方式与能力。

    豆瓣作者简介:

    杨红伟(1975~),男,河南泌阳人,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2001年就读兰州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01年起任职兰州大学,2004年任讲师,2010年晋升副教授。其间,2004~2008年就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民族学博士学位。2009年3月,受邀为香港浸会大学“田家炳访问学人”。2009~2012年,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2~2013年,为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西北区域史与中国少数民族史,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

    目录:

    目 录
    序一…………………………………………………………………………………………1
    序二…………………………………………………………………………………………1
    第1章 范围与方法…………………………………………………………………………1
    第1节 导论与计划……………………………………………………………………1
    第2节 分析技术………………………………………………………………………10
    第3节 技术线路与结构安排…………………………………………………………23
    第1章 循化厅藏区的社会与历史……………………………………………………33
    第1节 民族构成及其流变……………………………………………………………33
    第2节 循化厅藏区的经济生活………………………………………………………42
    第3节 循化厅藏区的宗教信仰………………………………………………………50
    第3章 循化厅藏区的权力类型………………………………………………………59
    第1节 部落权力的资源基础与部落制度……………………………………………59
    第2节 寺院权力的资源基础与寺院制度……………………………………………69
    第3节 国家权力的资源基础与统治结构……………………………………………80
    第4章 循化厅藏区权力与资源交换…………………………………………………90
    第1节 部落权力与资源交换…………………………………………………………90
    第2节 宗教权力与资源交换…………………………………………………………98
    第3节 国家权力与资源交换…………………………………………………………110
    第5章 循化厅藏区的权力机制………………………………………………………121
    第1节 循化厅藏区宗教权力的格局…………………………………………………121
    第2节 循化厅藏区寺院核心大联盟的角力…………………………………………129
    第3节 循化厅藏区的权力运作机制…………………………………………………136
    第6章 循化厅藏区的知识与秩序…………………………………………………………145
    第1节 循化厅藏区的权力与知识……………………………………………………145
    第2节 循化厅藏区的符号资本与权力………………………………………………156
    第3节 循化厅藏区的知识差异与秩序失范…………………………………………164
    第7章 演进、建构与社会秩序……………………………………………………………171
    一、 知识类型与社会秩序……………………………………………………………171
    二、 两种外力介入循化厅藏区的手段与外在制度…………………………………173
    三、 以好社会的标准检讨各种制度与社会秩序……………………………………174
    四、 国家介入民族区域社会应注意的原则…………………………………………180
    五、 在国家与民族区域社会的互动中建构和谐社会秩序…………………………183
    参考文献 ………………………………………………………………………………186
    后记 ……………………………………………………………………………………197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一层密集库A-1 12000001353986 D691.72/4722 1353986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一层密集库A-1 12000001353988 D691.72/4722 1353988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一层密集库A-1 12000001353987 D691.72/4722 1353987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四层样本图书阅览区 12000001353985 D691.72/4722 1353985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