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欧阳予倩评传 /陈珂著

ISBN/ISSN::978-7-5325-6649-5

出版: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载体形态:267页, [12] 页图版 :图, 肖像 go23cm

丛编:中国京昆艺术家传记丛书

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好戏开场 —— 童年和少年时代 ; “春柳社” —— 中国话剧的开幕式 ; 在广西的诗意岁月 ; “新剧同志会”和“春柳剧场” ; 欧阳予倩与“文明戏”等。

其他题名:欧阳予倩评传

中图分类号:K825.78=72

责任者:陈珂, (1955-)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欧阳予倩(1889~1962),著名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留学日本时期,为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的重要演员。回国后组织“新剧同志会”、春柳剧场,为我国初期的话剧运动开辟了道路。同时积极举办戏剧学校,培养新型的戏剧人才。欧阳予倩还致力于我国传统戏曲的继承和改革,参加京剧演出,编演了二十多个新的京剧剧本,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时与梅兰芳并称“南欧北梅”。故其话剧中含有戏曲精华,戏曲中蕴有话剧特色。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科学的方法教授学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戏剧艺术人才。
    本书分27章,记叙欧阳予倩的人生及艺术经历,并对其表演、创作和教育思想有完整深入的总结和评析。书后并附欧阳予倩的生平大事年表及研究资料索引。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总序(谢柏梁)
    第一章好戏开场——童年和少年时代
    一、天生禀赋
    二、留日之行
    第二章“春柳社”——中国话剧的开幕式
    一、《茶花女》
    二、《黑奴吁天录》
    三、“中酉会”的《热血》——“春柳社”戏剧形态的成型
    第三章在广西的诗意岁月
    一、诗酒逍遥
    二、醉意中的山水诗情
    三、戏剧情怀的涌动
    第四章“新剧同志会”和“春柳剧场”
    一、“新剧同志会”成立
    二、春柳剧场
    第五章欧阳予倩与“文明戏”
    一、春柳的戏,是文明戏的一部分
    二、这公平吗?不公平
    三、文明新戏正当的解释是进步的新的戏剧
    四、进化团与“文明戏”
    五、“衰微和腐化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六章从新剧转向传统戏
    一、初学京剧
    二、开启人生另一片舞台——自编自演京剧
    三、值得研究的红楼戏
    四、改编《红楼梦》:“过而不及”是最容易犯的毛病
    五、照新戏分幕的方法来演
    六、写实场景与即兴表演
    七、革除了传统戏曲表演中只突出主角的陋习
    八、“第三者眼光”的导演意识
    九、小结:初具现代演剧艺术形态
    第七章“真戏剧”观点的提出
    一、新剧的重要关口
    二、“真戏剧”观点的正式提出
    三、“真戏剧”思想和观念的进一步深化
    四、“真戏剧”期待树立更高的标杆
    第八章欧阳予倩与“真戏剧”
    一、“真戏剧”的实施:表演和演出
    二、“真戏剧”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的创新与发展
    三、“真戏剧”实施的终极目标:表现和揭示人本身
    第九章“艺术是拿感情情绪对感情情绪的东西”
    一、艺术的要素,不在知识,而在情绪
    二、“真戏剧”——美、情、乐
    三、“戏剧的要素”
    第十章“戏剧性”原则和“叙事性”传统之间的问题
    一、史诗的叙事性曾经是古希腊戏剧重要的特性
    二、“多数的传奇只顾敷衍故事”
    三、中国戏剧史:戏剧文学化而不是戏剧化的问题长期存在
    四、欧阳予倩时代的中国戏剧观众的审美特色
    五、剧本:以西方戏剧“格式作法”——戏剧形态为基准
    第十一章“真戏剧”的悖论:戏剧品格和主体问题
    一、“真戏剧”悖论的两个方面
    二、“真戏剧”悖论的实例——独幕剧《泼妇》
    三、中国式“易卜生主义”
    第十二章对戏剧理想的追求与实践
    一、弃高薪,离开“新舞台”
    二、“更俗剧场”——以戏结友
    三、伶工学社——“养成新人才”的梦想
    四、广东戏剧研究所——戏剧理想的又一次实践
    第十三章半路出家的电影生涯
    一、编写电影剧本《玉洁冰清》
    二、《三年以后》和《天涯歌女》
    三、从“新华”、“明星”到“联华”
    四、最后一部影片——温馨和平的《恋爱之道》
    第十四章话剧《潘金莲》
    一、《潘金莲》的创作
    二、《潘金莲》不是文学本,而是演出本
    三、《潘金莲》结尾:“他人就是地狱”的后现代轮回
    第十五章从“问题剧”到“民众剧”
    一、焦点的游移:从艺术转移到了政治
    二、民众戏剧社对民众剧的大讨论
    三、欧阳予倩对民众剧的理解
    第十六章平民剧的悖论:为艺术,还是做宣传?
    一、艺术本身却不是武器
    二、欧阳予倩、田汉、洪深“面红耳赤的争论”
    三、平民剧的悖论:为艺术,还是做宣传?
    四、这样的平民剧“那才有趣”
    第十七章抗战时期颠沛各地
    一、上海抗战,赴欧观演
    二、京剧《梁红玉》和《桃花扇》
    三、初到桂林,又到香港
    四、为“中旅”和“中艺”排戏
    五、英文版《西厢记》和《纽约小姐》
    六、再返桂林,改革桂剧
    七、“广西省立艺术馆”和“西南戏剧展览会”
    八、“中艺”解散,辗转上海、台湾和香港
    第十八章中央戏剧学院的成立和众多活动
    一、中央戏剧学院成立
    二、舞剧《和平鸽》
    三、重新整理、排练京剧《人面桃花》
    四、乌兰诺娃和塔马拉·哈侬带来的启迪
    五、百花齐放中的桂剧
    第十九章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多方面总结
    一、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
    二、赴日交流和演出
    三、衷赞盖叫天——盖叫天舞台生活六十年
    四、恳赞昆剧团
    五、研究中国舞蹈史
    六、提炼舞蹈语汇,创建古典舞
    第二十章话剧《桃花扇》和《黑奴恨》
    一、三幕话剧《桃花扇》
    二、九场话剧《黑奴恨》
    三、艺术若囿于思想,就失了艺术的真义
    第二十一章大幕落下
    一、戏剧人生的大幕落下
    二、结语:欧阳予倩留下的话题
    附录一欧阳予倩大事年表
    附录二欧阳予倩研究资料索引
    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219879 K825.78=72/7712 1219879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219880 K825.78=72/7712 1219880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四层样本图书阅览区 12000001219878 K825.78=72/7712 1219878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