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7 收藏:0

/(英) 沃伦·巴克兰德著 The cognitive semiotics of film /Warren Buckland go雍青译

ISBN/ISSN::978-7-5161-1755-2

出版: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载体形态:187页 :图 go24cm

简介:本书作者考察了科兰的电影认知语义学理论、卡塞蒂和麦茨的电影陈述理论、奥丹的电影认知语用学理论以及科兰和夏托对电影句法的认知研究,审视并发展了“电影认知符号学”。

统一题名:Cognitive semiotics of film

中图分类号:J90-05

责任者:巴克兰 ((Buckland, Warren)) 著 雍青, (1970-) 译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沃伦•贝克兰德在《电影认知符号学》中认为,认知电影理论和当代电影理论的冲突是非建设性的。他考察了米歇尔•科林的电影认知语义学理论、弗朗西斯科•卡塞蒂和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陈述理论、罗杰•奥丁的电影认知语用学理论以及米歇尔•科林和多米尼克•夏图在诺曼•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框架中电影句法的认知研究,审视并发展了“电影认知符号学”,这是一个被忽视的融合了认知科学、语言学及符号学洞见的电影理论分支。在回顾了电影认知符号学的发展之后,该项研究重估了20世纪60年代电影符号学的价值、指出了北美电影认知理论的不足、挑战了电影理论中的“后理论”转向。

    豆瓣作者简介:

    沃伦•贝克兰德(Warren Buckland):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影视研究高级讲师,前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他曾编《电影观众:从符号到心智》(1995)、《当代美国电影研究:电影分析指南》(2002);并在《银幕》、《符号学》及《影视评论季刊》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
    雍青(1970—):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2001年于湖北大学文学院分别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6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主要从事电影艺术学、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已完成国家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四层样本图书阅览区 12000001172583 J90-05/7482 1172583 在架库本
    A L基本书库 12000001172584 J90-05/7482 1172584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L基本书库 12000001172585 J90-05/7482 1172585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