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区域社会研究 /胡英泽著
ISBN/ISSN::978-7-301-20512-9
出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载体形态:446页 :图, 地图 go23cm
丛编:田野·社会丛书
其他题名:明清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区域社会研究
中图分类号:K292
责任者:胡英泽, (1973-) 著
豆瓣内容简介:
在历史学研究中,新史料的发现利用和旧史料的重新解读,对打破已有认识、建立新的解释框架具有同等重要意义。本书以大量的山、陕黄河滩地鱼鳞册和田野访谈为基础,研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环境下黄河滩田这类“流动的土地”,通过生态环境、区域社会、国家相互关系历史全面细致的呈现,尝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区域社会史进行新的诠释。
豆瓣作者简介:
胡英泽,男,1973年生,山西永济人,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华北乡村社会史、明清社会经济史等方向的研究。在《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小北干流生态环境及其变迁
第一节 从龙门到潼关
第二节 河道的变迁
第三节 滩田的变化
第四节 人口的流动
第五节 聚落的流徙
第二章 小北干流生态环境变化的时间空间过程
第一节 靠滩吃滩
第二节 生态环境变化的时间空间过程(一)
第三节 生态环境变化的时间空间过程(二)
第四节 精神信仰
第三章 滩地边界制度
第一节 村庄的边界
第二节 划界技术
第三节 农田状态
第四节 攒造地册
第四章 滩地地权制度
第一节 地权研究回顾
第二节 地权分配
第三节 地权流动
第四节 “关中模式”的资料运用问题
第五章 滩地资源与村庄权力结构
第一节 家户与滩地资源
第二节 宗族与滩地资源
第三节 村庄与滩地资源
第六章 滩地资源与社会冲突
第一节 村庄问的冲突
第二节 山、陕村庄间的冲突
第三节 村庄的分合
第七章 边界、滩地与国家权力
第一节 河道变迁与山、陕边界
第二节 滩地田赋制度
第三节 滩地私盐问题
第四节 生态环境与地方官员
第八章 三门峡水库与区域社会变迁
第一节 山、陕边界制度变迁
第二节 三门峡水库的修建
第三节 从“争田”到“争河”
结语 河流、土地、边界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馆员代借 |
A |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 12000001134123 | K292/4743 | 1134123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 12000001207028 | K292/4743 | 1207028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 12000001207029 | K292/4743 | 1207029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 12000001450082 | K292/4743 | 1450082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 12000001207030 | K292/4743 | 1207030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 12000001450081 | K292/4743 | 1450081 | 在架可借 | 馆员代借 |
A | 专题特藏室 | 12000001134122 | K292/4743 | 1134122 | 在架库本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