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朝关系与东亚的命运 /(日) 冈本隆司著 go黄荣光译
ISBN/ISSN::978-7-108-03985-9
出版: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载体形态:495页 :图 go23cm
简介:本书是关注近代东亚历史状态的一本专著。作者立足于对立的东西世界秩序状态,将叙述时期限定为19世纪中叶至甲午战争,以清韩宗属关系为主轴,凸现当时东亚的焦点问题——朝鲜“属国自主”,并将其放入多国间之交涉的背景当中,去捕捉近代东亚构造的变迁过程。作者运用了多种语言史料,从多角度观察了近代清韩宗属关系,试图从客观上恢复近代清韩宗属关系的真实历史面貌,继而揭示出近代东亚的真实历史状态。
附注:国际关系史研究者及相关读者。
其他题名:近代中朝关系与东亚的命运
中图分类号:D829.312 D831.09
责任者:冈本隆司, (1965-) 著 黄荣光, (1970-) 译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注近代东亚历史状态的一本专著。作者立足于对立的东西世界秩序状态,将叙述时期限定为19世纪中叶至甲午战争,以清韩宗属关系为主轴,凸现当时东亚的焦点问题——朝鲜“属国自主”,并将其放入多国间之交涉的背景当中,去捕捉近代东亚构造的变迁过程。作者运用了多种语言史料,从多角度观察了近代清韩宗属关系,试图从客观上恢复近代清韩宗属关系的真实历史面貌,继而揭示出近代东亚的真实历史状态。
“自主”一词对朝鲜半岛的人们来说可谓意味深长。朝鲜半岛统一的重要原则即为“自主”的再继续。作者以“属国自主”为话题,再现近代的东亚秩序状态,无疑对目前东亚局势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本书荣获第二十七回三得利学艺奖。作者冈本隆司,男,1965年生,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被日本史学界称为鬼才,已先后出版三部专著,一直力图再现近代东亚的真实历史面貌。
豆瓣作者简介:
1965年生于京都市,1993年起历任宫崎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宫崎大学教育文化学部副教授。现任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撰有专著《近代中国と海関》(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9年,获第十六届大平正芳纪念奖);论文《清末票法の成立》(《史学雑誌》110-2)。
目录:
绪论
第1部 马建忠的朝鲜纪行
第一章 从丙寅洋扰到江华条约--近代中朝关系的发端
序
一 洋扰与中朝关系
二 中朝关系与江华条约
小结
第二章 薛斐尔条约的缔结与马建忠
序
一 朝鲜缔结条约前后
二 属国条款的形成
三 马建忠在朝鲜
四 “属国自主”与马建忠
第三章 马建忠与壬午兵变
序
一 清朝派兵
二 日本的应对
三 马建忠的“观变”:8月10日至8月12日
四 马建忠的对日、对朝谈判:8月12日至8月16日
五 日军、清军的入京与绑架大院君:8月16日至8月27日
小结:济物浦条约与马建忠的退场
第四章 马建忠的对朝政策
序
一 马建忠与《善后六条》
二 《善后六条》的起源
三 马建忠与朝鲜政府顾问
小结
第Ⅱ部 朝鲜与近代中朝关系
第五章 条约、政变和密约
序
一 谢罪兼修信使和条约的缔结
二 条约的缔结与中朝关系
三 俄朝密约的意义
小结
第六章 朴定阳出使美国
序
一 朴定阳的出发和“三端”的制定
二 朴定阳的到任与违反“三端”
三 朴定阳的离任和回国
四 公使的派遣与清朝
五 朝鲜方面的对应:“三端”之前
六 朝鲜方面的对应:“三端”之后
七 朴定阳的立场
八 1889年的转折与《清韩论》
九 对立的表面化与清朝的思维方式
结论与展望
……
第Ⅲ部 近代中朝关系与西方国家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