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广铭著
ISBN/ISSN::978-7-101-06332-5
出版:北京 :中华书局 ,2008
载体形态:12, 239页 :图 go24cm
简介:本书不仅对宋代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如赵匡胤、太宗即位之谜、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岳飞、辛弃疾等进行了考查与评价,而且对北宋的开国和皇位继承、北宋的家法和政治改革运动、北宋的募兵制度与当时积贫积弱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南宋初年对金斗争中的问题等作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4.07
责任者:邓广铭, (1907-1998) 著
豆瓣内容简介:
《宋史十讲》为邓先生宋史论文的选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按专题课的形式编排。 作者不仅对宋代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如赵匡胤、太宗即位之谜、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岳飞、辛弃疾等进行了考查与评价,而且对北宋的开国和皇位继承、北宋的家法和政治改革运动、北宋的募兵制度与当时积贫积弱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南宋初年对金斗争中的问题等作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作者不但从宏观上对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和文化政策的关系以及宋学予以论述,并对宋学和理学加以辨析,纠正了自己以前的提法,而且对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周敦颐的师承与传授以及朱熹和陈亮关于王霸义利的争论等具体问题详加阐释。另外,作者还对北宋中叶一群失意官僚的聚会餐以及王安石与蔡京的饮食进行描述,再现了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状态,也是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影。
豆瓣作者简介:
邓广铭(1907年-1998年),字恭三,中国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曾任复旦大学教授。“文革”后历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并先后任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一、二、三届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代表性著作有《王安石》、《岳飞传》、《辛弃疾传》、《陈龙川传》、《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中国史纲要·宋辽金史纲要》等。
目录:
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代前言)/1
第一讲 论赵匡胤
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考释/13
第二讲 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辨析
1.辨杜太后榻前遗命之说/26
2.辨宋太祖素欲传弟之说/31
3.辨赵普录遗命藏金匮之说/34
4.太宗居藩邸时恣纵不法诸事考略/36
5.烛影斧声与太宗之逆取/39
附:试破宋太宗即位大赦诏书之谜/46
第三讲 宋朝的家法和北宋的政治改革运动
1.宋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和宋朝家法的形成/57
2.庆历新政与王安石的变法/62
3.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与宋朝家法的关系/69
第四讲 北宋的募兵制度及其与当时积弱积贫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1.北宋政权赋予募兵制度的种种妙用/75
2.募兵制度是北宋王朝“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79
3.募兵制度是北宋王朝“积贫”的主要原因之一/83
4.募兵制度给予北宋农业生产的影响/90
第五讲 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精神支柱
——“三不足”精神
1.“天变不足畏”/103
2.“祖宗不足法”/106
3.“流俗之言不足恤”/110
附: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115
——附说理学家的开山祖问题
第六讲 南宋初年对金斗争中的几个问题
1.南宋初年政府内部抗战派与屈服投降派的斗争/131
2.秦桧的当权及其出卖祖国的罪恶活动/135
3.围绕着所谓绍兴和议的斗争/138
附:有关岳飞评价的几个问题/145
第七讲 爱国词人辛稼轩
1.一个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斗士/163
2.一个有良心、有才干的地方官/167
3.辛稼轩的词/170
第八讲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
第九讲 略谈宋学
1.应当把宋学和理学加以区别/189
2.宋学是汉学的对立物,是汉学引起的一种反动/190
3.佛教和佛学对晚唐至北宋的儒家的影响/191
4.在建立宋学进程中几名最突出的人物/194
附一:关于周敦颐的师承和传授/200
附二:朱陈论辩中陈亮王霸义利观的确解/216
第十讲 北宋中叶一群失意官僚的聚餐会
附:王安石与蔡京的饮食/229
附录自传/231
出版后记/239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