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4 收藏:0

/焦作森译著

ISBN/ISSN::978-7-5601-6696-4

出版: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

载体形态:184页 go21cm

简介:这是一本质疑《彖》《象》的《易经》译文。

中图分类号:B221.4

责任者:焦作森 译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易经新注》是一本质疑《彖》《象》的《易经》译文。一般认为《易经》的成书时间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的中后期。而《彖》《象》作为古人对《易经》的翻译,大概出现在公元前500年的孔子时代。其间隔应不少于300年。由于上古时代的文学断层,导致了人们对《易经》的理解存在诸多疑难。 《彖》《象》的出现对于帮助人们理解以及传承《易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两千年来《彖》《象》理所当然的成了《易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如果说《彖》 《象》就是《易经》的一部分,作者认为是不妥的。《彖》《象》最多也只能说是后人对《易经》的翻译而已。就是说《彖》《象》对《易经》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易经》的理解。作者认为:虽然《彖》 《象》对《易经》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彖》《象》的译注并非是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其中疑点丛生,不乏错谬之处.然而至今却依然被作为权威,误人子弟以讹传讹。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可见范老先生也是不求甚解,而以《彖》《象》为母本的白话类《易经》译文,长期以来更是见仁见智,因此以一分怀疑的态度来解读《彖》《象》,进而理解《易经》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豆瓣作者简介: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102140 B221.4/2024 1102140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102139 B221.4/2024 1102139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33020000282360 B221.4/2024 0282360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1000000217718S B221.4/2024 1102141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二层社会科学流通图书区 12000001102142 B221.4/2024 1102142 在架可借 馆员代借
    A 四层样本图书阅览区 12000001102138 B221.4/2024 1102138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