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陈国强著

ISBN/ISSN::978-7-80752-306-2 精装

出版:成都 :巴蜀书社 ,2009.02

载体形态:202页,[4]页图版 go大32开

丛编:跨文明对话书系

中图分类号:I545.072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作品对后世喜剧具有“定义”的意义,其中蕴含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精神成为后世喜剧创作和鉴赏的重要依据。本书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对阿里斯托芬喜剧作品作诗学考察,揭示出喜剧作为一种文化、一种世界观的独立意义,并藉此重新界定出喜剧的崭新内涵。
    本书旨在揭示阿里斯托芬的戏剧创作与诙谐世界观的密切关系。古希腊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诙谐的世界观,但人类的这种可能性却在西方的悲剧传统中遭到了压抑、忽视,甚至篡改。要解开“阿里斯托芬之谜”(即在社会学的意义上所获得的对于阿里斯托芬喜剧的政治讽刺剧的认识。当对阿里斯托芬喜剧进行这种理解时,就不能揭示阿里斯托芬喜剧的游戏结构、人物形象以及粗俗用语在戏剧中的作用,这些因素就会在阿里斯托芬喜剧中变得毫无意义),就必须从诙谐世界观入手。另一方面,本书也想通过阿里斯托芬的戏剧创作全面揭示出古希腊文化为人类提供的这种诙谐世界观的面貌。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思想史视野中的阿里斯托芬——从柏拉图、黑格尔到巴赫金
    第一节 柏拉图笔下的阿里斯托芬
    第二节 黑格尔笔下的阿里斯托芬
    第三节 巴赫金狂欢和对话理论的大门为什么没有向阿里斯托芬敞开
    小结
    第二章 阿提卡旧喜剧的宗教根源及其文化和社会背景
    第三章 生活世界与实践理性
    第一节 “强大的现实感”与生活世界、实践理性
    第二节 虚幻情节与生活世界、实践理性
    第四章 阿里斯托芬喜剧作品中的形象观念及其形象体系
    第一节 戏剧中的“身体”
    第二节 粗俗用语
    第三节 喜剧中的神祗
    第五章 喜剧中的悲剧
    结论 反讽及其理性
    附录1:阿里斯托芬著作及相关重要历史事件年表
    附录2:词源学:追究喜剧的根源(译文)
    参考文献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