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日)德富芦花著 go陈宗显译

ISBN/ISSN::7-5306-1511-4

出版: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5

载体形态:322页 go20CM

丛编: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简介:本书介绍了歌德德富芦花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日本近代作家。他的小说《不如归》早在1909年译成中文,收入的文章有:面对自然的五分钟、此刻的富士黎明、大河、空山流水、大海日出、相模滩落日、杂木林、檐沟、春天的悲哀、自然之声等。

中图分类号:I313.65

责任者:(日)德富芦花著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德富芦花是中国读者熟悉的日本近代作家。他的小说《不如归》早在1909年即由林纾译成中文。
    德富芦花的散文曾在日本文坛产生过深远影响,被誉为进行美感教育的范文。
    本书系德富芦花散文的第一部中文选本,包括《自然与人生》、《巡礼纪行》、《蚯蚓的戏言》、《红叶之旅及其他》四部分,代表了作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准。这些散文文学精湛,富有色彩感,于细微处理含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豆瓣作者简介:

    (1868~1927)
    日本小说家。
    生于熊本县。少年时受自由民权运动熏陶。1885年皈依基督教,曾向往托尔斯泰的创作和生活。1888年在熊本县任教,翌年入民友社任校对,并开始写作。1898至1899年发表连载小说《杜宇》,因而闻名。小说通过一个女人的爱情悲剧,批判封建伦理和家族制度。《回忆》(1901)塑造了一个不满现实、渴望立身扬名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形象。随笔小品集《自然与人生》(1901),描写了大自然的景色,隐含着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讥讽。1903年震动文坛的长篇小说《黑潮》,是一部形象的社会政治史,它揭露明治政府的奢侈昏聩和专横暴虐。1907年去耶路撒冷朝圣,途经俄国时曾会见托尔斯泰。归国后作《顺礼纪行》,抒发他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寄生木》(1909)刻画了一个不满现实、苦斗致死的青年形象。在幸德秋水事件中,曾发表《谋叛论》,反对天皇制政府的强权统治。1908年后在东京郊外实践了托尔斯泰式的晴耕雨读的生活。1913年写下的随笔集《蚯蚓的梦呓》,纪录了他的田园生活。同年还写有批判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的《黑眼睛与黄眼睛》。他的作品以剖析和鞭笞社会的黑暗在日本近代文学中独树一帜。但晚年作品《富士》(1925)和《新春》已失去昔日的批判锋芒。《黑潮》有中译本。
    (刘春英)

    目录:

    自然与人生
    面对自然的五分种
    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大河
    利根秋晓
    上州的山
    空山流水
    大海日出
    相模滩落日
    杂木林
    檐沟
    春天的悲哀
    自然之声
    高根风雨
    碓冰流水



    自然之色
    春雨后的上州
    八汐之花
    相模滩夕阳照
    山百合
    晨霜
    芦花
    大海与岩石
    榛树
    芒草
    良宵
    香山三日云
    五月雪
    香山之晨
    相模滩水蒸气
    富士倒影
    提网
    田家的烟
    写生贴
    哀音
    可怜儿
    海运桥

    ……
    巡礼纪行
    蚯蚓的戏言
    红叶之旅及其他
    译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馆员代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1763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